English

回眸惊雷

1998-05-21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胡展奋文

1978年至少有两件大事可以载入史册,那就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。在此期间,话剧《于无声处》的公演也令人关注。这年10月,胡乔木为看此剧专程抵沪,观后即为《人民日报》撰写了长达8000字的特约评论员文章《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》。该剧晋京调演后,在全国轰动一时。20年过去了,当年剧组的成员又在哪里呢?

在上海谢晋—恒通影视有限公司,我找到了《于无声处》的作者宗福先。在该公司担任董事和文学总监的宗福先,当时是上海热处理厂的一名普通工人,31岁。谈及当年的创作,他仍坚持完全没有政治预见和打破两个凡是禁区这回事,只是觉得中国的现状令人窒息,该有个大变革了。他恬淡而谦逊地说,《于无声处》算不上什么经典之作,之所以社会反响强烈,主要在于它反映了人民渴望改革和悼念总理的意愿,当然现在回首往事感到很自豪。

原名李英廉的张伟进原是上海总工会分管宣传文艺的副主席,今年75岁了。作为《于无声处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,她说,当时一看本子就决定,上!怕啥?悼念总理也有错?倒不是觉悟高,有水平,就觉得被“文革”折腾10年了,国家不该总是没有生气。

该剧导演苏乐慈,现为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,她说,当时一看到这个本子,就觉得一股不可名状的东西在胸中奔涌,大家那个投入啊,仅两个月就公演了,服装都是演员自备的。《文汇报》的记者周玉明看了演出后写了个通讯,该报的老总干脆破天荒地全文连载了剧本,事情就这么“搞大”了。

当年剧组的演员张孝中、冯广泉、朱玉雯、施建华、赵树德等都是名副其实的工人,20年过去了,他们虽然各奔东西,但没有一个离开文化阵地。《于无声处》是他们一生的财富。因为他们的命运已经和中国伟大的转折点紧紧联系在一起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